男科 妇科 儿科 产科 不孕不育 肝病科 肿瘤科 皮肤科 性病科 耳鼻喉 内科 外科 口腔科 骨科 神经科 眼科 中医科 传染科

百姓导医台

手术查询
综合搜索
首页> 百姓导医台> 手术项目>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 首页 共收录7197个手术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

常用药品 推荐专家 好评医院
进入 小儿外科 了解更多讯息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

施行起搏器埋植术,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因此手术应在配备有X线设备的无菌手术室内或符合无菌手术要求的心导管检查室内进行。 手术必须由正确掌握外科基本技术操作,无菌观念强,熟习头颈和臂部血管解剖并掌握心脏插管技术以及能 查阅更多↓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

   植入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多数并发症如术中仔细操作应当可以杜绝,有些则难以完全避兔。发生率与植入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

   1. 心律失常 通常无需特别处理。

   2. 局部出血 通常可自行吸收。有明显血肿形成时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加压挤出积血。

   3. 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

   气胸:少量气胸不需干预,气胸对肺组织压迫》30%时需抽气或放置引流管。

   误入锁骨下动脉:应拔除针头和(或)导引钢丝并局部加压止血(切勿插入扩张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4. 心脏穿孔 少见。处理:应小心将导管撒回心腔,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心脏情况。一旦出现心包压塞表现,应考虑开胸行心包引流或作心脏修补。继续安置电极时应避免定位在穿孔处。

   5. 感染 少见。处理:一旦局部有脓肿形成者保守治疗愈合的机会极少,应尽早切开排脓、清创,拔除创口内电极导线,择期另取新的植入途径。

   6. 膈肌刺激 少见。可引起顽固性呃逆。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时较常见。处理:降低起搏器输出或改为双极起搏。若症状持续存在,应重新调整电极位置。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适应症

   起搏器植入术适用于:

   埋藏永久抗心动过缓起搏器的对象都为慢性或间歇性心律失常,包括:直接因心率缓慢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症状;心动过缓引起的全身症状;心动过缓引起的或加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但不包括病因可纠治的短暂性心动过缓。近年来起搏器工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有了拓宽,因此1998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参照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起搏器埋藏专题委员会指南报告(JACC,1988,31:1175-1209),制定了中国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指南,在这个指南中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被分为三类;

   第Ⅰ类:针对病人的症状,一致认为应该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第Ⅱ类;针对病人的症状,对其必要性尚有不同意见,进一步根据证据/观点的倾向性可分为Ⅱa(倾向于支持)和Ⅱb(倾向于不支持)两个亚类。

   第Ⅲ类:一致认为起搏治疗无效,特殊情况下甚至对患者有害。

   现仅将与外科手术治疗有关的适应证介绍如下。

   1.Ⅰ类:

   (1)心脏手术后发生的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无好转迹象或持续时间超过7日以上者。

   (2)有与高度或Ⅲ度AVB相关的心衰或低心输出量等临床表现的病人。

   (3)Ⅲ度AVB伴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或无症状但心室停搏≥3s或清醒状态下异搏心率≤40次/min。

   (4)任何阻滞部位和类型的Ⅱ度AVB导致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5)双分支或三分支伴间歇性Ⅲ度AVB。

   (6)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伴Ⅱ度Ⅱ型AVB。

   (7)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持续存在的His束以下的Ⅱ度和His内或以下的Ⅲ度AVB。

   (8)AMI伴发房室结以下的短暂性Ⅱ度或Ⅲ度AVB,伴束支阻滞者。

   (9)病窦综合综合征导致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或必须使用某些类型和剂量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又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10)病窦综合综合征因窦房结变时性不佳而引起症状者。

   (11)儿童或青少年先天性Ⅲ度AVB伴宽QRS波群异搏心律或心室功能低下者。

   (12)患先天性Ⅲ度AVB的婴幼儿,心室率<55次/min;先天性心脏病伴Ⅲ度AVB,心室率<70次/min。

   (13)持续的长间歇依赖室性心动过速,伴或不伴QT间期延长,行起搏治疗其作用十分肯定者。

   2.Ⅱa类:

   (1)无症状的Ⅲ度AVB,清醒时平均心室率≥40次/min。

   (2)无症状的Ⅱ度Ⅱ型AVB。

   (3)His束内或以下水平的无症状Ⅱ度Ⅰ型AVB。

   (4)Ⅰ度AVB伴有类似起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临时起搏可使症状缓解者。

   (5)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伴晕厥。

   (6)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虽无临床症状,但电生理检查发现HV间期≥100ms。

   (7)电生理检查时,由心房起搏诱发的非生理性希氏束以下阻滞。

   (8)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低下,心率<40次/min,虽有心动过缓的症状,但未证实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

   (9)清醒状态下心率长期慢于30次/min,但症状轻微。

   (10)慢-快综合征长期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

   (11)出生一年后发生的Ⅲ度AVB,平时心室率<50次/min,或突然心室停搏引起2倍或3倍于基础心动周长的心室停搏。

   (12)长QT综合征伴有2∶1或Ⅲ度AVB者。

   (13)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发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的儿童,静息心率<35次/min,或心室停搏>3s者。

   3.Ⅱb类:

   (1)左室功能不全伴严重Ⅰ度AVB(PR间期>0.30s),缩短AV间期可能降低左房充盈压而改善心衰症状者。

   (2)AMI伴随的房室结水平持续性Ⅱ度或Ⅲ度AVB。

   (3)儿童手术后出现短暂Ⅲ度AVB,窦性心律恢复后遗留双分支阻滞者。

   (4)患先天性Ⅲ度AVB的新生儿、儿童或青少年,心率较快且心电图呈窄QRS图形,心室功能正常者。

   (5)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年,伴无症状的心动过缓,静息心率<35次/min或心室停搏>3s者。

   4.Ⅲ类:

   (1)无症状的Ⅰ度AVB。

   (2)发生于His束以上以及未确定阻滞部位是在His束内或以下的Ⅱ度Ⅰ型AVB。

   (3)预期可以恢复且不再复发的AVB。

   (4)AMI不伴室内阻滞的短暂性AVB。

   (5)AMI伴左前分支阻滞的短暂性AVB。

   (6)AMI伴单纯左前分支阻滞。

   (7)无症状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药物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

   (8)虽有类似心动过缓症状,业已证实该症状并非窦性心动过缓引起。

   (9)非必须应用药物引起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10)儿童手术后发生的AVB,7日内房室传导恢复者。

   (11)儿童手术后发生的无症状的双分支阻滞伴或不伴Ⅰ度AVB者。

   (12)儿童无症状的Ⅱ度Ⅰ型AVB者。

   (13)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伴最长RR间期<3s和最慢心率>40次/min的青少年。

横膈起搏器植入术术中注意事项

   1.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

   2.术后7日拆线,如发现切口处有发热、流液及明显疼痛时,请及时就诊。

   3.术后1-2周限制装入起搏器一侧的手臂活动,三个月内避免上肢剧烈运动。

   4.三个月后门诊程控起搏器,以后每3-6个月定期复查一次。

   5.按时服药,监测血压、心率,门诊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适当调整药物。

   6.如因意外情况紧急就医时,请务必告知医生装有起搏器。

   7.请远离磁场及振动设备,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