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性骨关节炎为近几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现的一种具有季节性的地区性暴发流行性疾患,是以侵犯皮肤、骨和关节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本病与接触松毛虫有关,故定名为松毛虫病.从发病情况上看,在我国的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等九个省均有报道.1970年,浙江金华某窑厂员工因用带有松毛虫的松树枝烧窑而发病,为我国最早报道的个案病例.1975年,广东潮阳曾发病4010例,占总人口数的5.54%.接触松毛虫人口的发病率为52.9%~86.4%.发病时间以夏秋为流行高峰期,10月份最多.患者年龄从8个月至84岁均有,其中以20~50岁的青壮年患者最为多见.男女的发病率无差异,主要视接触的人群组成情况而异.发病地区多为近山区,主要是有松树林及松毛虫的地区.多数病例是在上山割柴草、打松枝、采集松毛虫茧、在污染的稻田内割稻时,以及学生在上山郊游时接触松毛虫,也可能是由于接触到受松毛虫污染的野草、衣物及水等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