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箭头
驼背畸形矫正术式过去一般沿用Smith-Petersen单纯椎弓(附件)截骨术,此手术有一定的缺陷,矫形时椎体前方软组织受到牵拉和撕裂,可造成大血管损伤而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大血管损伤率为30%,致死率为8%~13%。 查阅更多↓
1.尿潴留
因术后腰部后伸,可能牵拉腰交感神经干,引起膀胱张力减低,出现尿潴留。可行针刺疗法促进排尿或行留置导尿,一般2d后即可恢复。
2.腹壁疼痛
由于脊柱伸直,腹壁牵拉紧张而产生疼痛,脊柱后凸矫正病人中约70%有此症状,经过对症处理,一般1~7d症状逐渐消失。
3.腹胀
重症驼背者几乎全部出现此并发症,原因是肠系膜血管及交感神经干受到刺激、震荡、牵拉所致,使肠蠕动减慢,肠内积气,致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处理方法可给予针刺、艾灸或按摩疗法。急性胃扩张发生率不高,只在严重患者中偶尔发生。应及时行胃肠减压,1周内可治愈。
4.切口边缘皮肤坏死
主要原因是术中上自动牵开器时间过长,术后仰卧于硬板床上,切口受压时间长所致。预防办法是术中适时放松牵开器,术后卧于垫有薄海绵垫的床上。
5.Luque棒上端穿破皮肤
主要原因是由于Luque棒上端术中没有按生理弯曲预折,加之钢丝固定不牢所致,故术中要注意将棒预折成适当弧度,仔细用钢丝固定。出现此情况后可进行再次手术修整。
6.驼背复发
原因是自行过早地拆除石膏,预防办法是向病人讲清石膏背心及钢架背心固定的重要性,待到截骨面愈合后再拆除石膏。
7.脊髓受压致不全瘫
多为结核性驼背病人,其后凸为角状后凸,加之畸形多年,若术中矫正过大,脊髓易折叠受压,一经发现此并发症,应立即处置。结核性驼背多在胸段,此段椎管较窄,矫正度不宜过大,若驼背严重,可行二次手术矫正,第1次截骨后要牵引脊椎,达到效果时再行内固定植骨融合。
8.脊椎滑脱致全瘫
多为截骨过多所致,尤其是楔形顶部即椎体前1/4截除过多。出现临床症状后,要及时摄X线片检查,一经确诊立即手术处理。一般认为,驼背矫正度不宜过大,一个平面不要超过45°,若超过则易滑脱。
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楔形截骨术适用于:
1.对青年人后凸畸形者,手术适应证可放宽,后凸影响外观,可行手术矫正。
2.脊柱后凸伴有椎管狭窄者,在做脊髓减压同时,可一次性行脊柱截骨矫形术。
1.为减少术中出血,可应用肾上腺素盐水行皮下和椎旁组织内注射。
2.术中以第12肋为定位标记,确定截骨平面。
3.一般应选择腰2以下截骨,因该部位是马尾神经,且椎管粗大,故安全性大。
4.截骨宽度的确定 楔形截骨底边长度,一般每个截骨节段以不超过3cm为宜。截骨底边过长,可使截骨间隙不易合拢,且易造成脊柱滑脱,损伤脊髓及神经根。
5.在显露椎管时应小心操作,每次凿入深度不宜超过1mm,以防损伤脊髓。
6.截骨间隙对合前,应把断面椎板内板做穹隆样潜式凿除,以扩大椎管腔,防止嵌压脊髓。
7.截除椎弓根时,须做神经根管再造术,以防压迫神经根。
8.切除椎弓根不可>2/3,以免脊柱不稳,甚至脊柱滑脱。
9.椎管内静脉丛出血较多,可用棉片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切忌盲目钳夹止血。
10.驼背畸形重,病程长的病人,往往有硬膜和椎板内板骨膜粘连,若在剥离时发生硬膜撕裂,应即行修补,防止发生脑脊液漏,有时硬膜破损大,需用筋膜片修补。
11.截骨完毕,放平矫形床时不宜过快,以防脊柱滑脱,如对合不紧密,可缓慢向前推压,至对合满意为止。
12.内固定宜行椎板下穿钢丝,Luque棒内固定,在穿过钢丝时,需注意勿损伤硬膜或脊髓。
13.对于结核或先天性驼背,应行全脊椎截骨,即将楔形截骨顶点截至椎体前缘(图3.26.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