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儿科 产科 不孕不育 肝病科 肿瘤科 皮肤科 性病科 耳鼻喉 内科 外科 口腔科 骨科 神经科 眼科 中医科 传染科

百姓导医台

手术查询
综合搜索
首页> 百姓导医台> 手术项目>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首页 共收录7197个手术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常用药品 推荐专家 好评医院
进入 神经外科 了解更多讯息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1899年Stewart首次介绍鞍结节脑膜瘤,1929年Cushing等称之为“鞍上脑膜瘤”。以后该术语的涵意逐步扩大,凡源自鞍结节、蝶骨平板、鞍隔或前床突者均属此列。但起自筛板、蝶骨嵴、颅中窝底、斜坡等其他部位累及鞍上 查阅更多↓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并发症

1.视神经、视交叉损伤  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除直接损伤外,供应视路的血管损伤也是术后视力减退甚至丧失的原因。

2.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损伤。

3.动眼神经损伤  如肿瘤与动眼神经相邻,分离牵拉该神经常可使病人在术后出现暂时的动眼神经麻痹;神经离断者则出现永久的麻痹。

4.垂体柄损伤  按损伤程度,术后将出现暂时或持久性尿崩。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适应症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适用于:

手术切除是鞍上脑膜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即应及早施行。但双侧视力严重损害者,术后较难恢复,有时反可完全失明,对此,术者和病人均应有思想准备。

1.直径<3cm的鞍上脑膜瘤,无论位于中线抑或中线旁,均可用单侧额下入路;直径>3cm者宜取双额下入路。

2.居中线一侧向鞍后发展的肿瘤,可用翼点或额颞部入路。

3.少数向纵裂内生长者,可取纵裂入路。

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术中注意事项

因为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的关系多变,有的视神经、视交叉被挤成薄束,紧贴于肿瘤包膜,以至在显微镜下都不易辨认,因而在分离切除大型肿瘤时,特别要注意避免损伤。具体方法:①术前根据肿瘤起源(若能确定的话),大概判断视神经的位置:鞍隔脑膜瘤多将视神经上抬(类似垂体瘤)。 前床突脑膜瘤常首先挤压或包绕同侧视神经。鞍结节脑膜瘤则多将双侧视神经挤向外侧,甚至达到颈内动脉外上方,把视交叉推向后方。②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 ③先设法缩小肿瘤体积(如包膜内肿瘤切除),以利于重要结构的及早确认、分离和保护。④虽然肿瘤与视路关系多变,但在视神经管开口处,视神经的位置却较恒 定。如能及早确认该处结构,并循此追踪,则多不至“迷路”。⑤术中采用视觉诱发电位监护。

少数鞍上脑膜瘤包绕视神经、视交叉,分离十分困难。如病人视力尚可,或虽已失明但时间尚短,可残留薄层肿瘤组织。失明已久,无恢复可能者,则可离断视神经或视交叉,以利全切肿瘤。

鞍上脑膜瘤可将双侧颈内动脉挤向外侧,或突入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还可将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推向后上方,只要在显微镜下操作,这些动脉大多能分开而不致被损伤。有时动脉虽然陷入肿瘤或完全被肿瘤包绕,但其外膜一般并未真正被肿瘤侵犯,如能严格沿外膜外分离,仍有可能分开。当然绝不应勉强,分离困难时,宁可残留薄层肿瘤组织。

除动脉主干外,重要的穿动脉同样应该避免损伤。事实上,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等粗大的主干一般不至于受损,而细小的穿支却非常容易损伤。为了防止穿支损伤,一定要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分离保护肿瘤周围的小动脉,除非确系供应肿瘤者,否则不可轻易电凝离断。分离颈内动脉与视神经间的肿瘤,游离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切除向鞍后延伸的肿瘤时尤需注意。

大型或主要向一侧生长的鞍上脑膜瘤可能突入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分离切除该部分肿瘤时,应避免损伤动眼神经,必要时可用术中眼肌电图监护。如果该神经不慎离断,可试行直接吻合或取一段腓肠神经移植

垂体柄一般位于肿瘤后方或侧后方,当肿瘤前部切除后,可自鞍隔表面提起前下方的肿瘤包膜,向后上方翻转,首先显露鞍隔和垂体柄的下部,这样操作大多 能完好地保留垂体柄。下丘脑居肿瘤后上方,因肿瘤有完整包膜,二者之间又有蛛网膜间隔,只要待包膜内瘤组织充分切除或肿瘤的前下部分切除后再分离,一般不 难分开。

大型鞍上脑膜瘤常将基底动脉推向后方,但很少真正突破Liliequist膜而进入脚间池。因此,可将肿瘤与该层蛛网膜分开而全切肿瘤。肿瘤全切后,可清晰窥见桥脑上端、中脑、动眼神经、基底动脉及其分支。